8月,销量同比增长96%达10039辆,1-8月共累计销售6.5万辆,同比增长20%。
寒冬之下,,成为为数不多实现逆势上扬的自主品牌。
自去年10月新品牌战略发布。这一年来,加大产品投放、激活渠道、开展营销新打法……新品牌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大家严苛的审视。
外界也会有疑惑,在当下的背景下,这个“老字号”如此折腾,真的还有戏吗?
9月19日,自新品牌焕新之后,T系列车型迎来的第三位成员。新品牌的——正式于二工厂下线。
活动结束,与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大勇1个多小时的对话,也让我更真切地感受到,在“寒冬中狂奔”的,它想实现自我蜕变的欲望和决心。
他所说的,和我此前在活动现场体会到的,其实是一致的。
当参与开发工作的各体系员工代表被邀请上台,分享他们参与开发,这一年来真实的工作经历时,讲真,在台下的我,那一刻内心真的确实有被触动到。
第一次,这个“国字辈”车企带给我一种“创业型公司”的气质。
奔腾T99开发工作的各体系员工代表 上台分享
在倾其所有人努力的背后,在这个寒冬,人得到了相应的回报。虽远未胜利,但重回赛道,确实已经在路上。
“Z世代”来临,是自主品牌的机会
8月份,我国销量为165.3万辆,同比下降7.7%。1-8月销量为1332.2万辆,同比下降12.3%。其中,1-8月,中国品牌的销量517.8万辆,同比下降19.5%,市场总体份额为38.9%,下降3.5个百分点。
中国市场下行的势头似乎还在继续,自主品牌的形势依旧严峻。在集体唱衰自主品牌的寒冬,的逆势崛起在其中便显得尤为稀缺。
经历了野蛮生长的“快车道”,到了真正拼实力的时候,自主品牌真的没有机会了吗?
“你会,更年轻的孩子,他就不会觉得小米电视比国外的差,买电脑的时候也并不是非要去买一个国外的牌子,甚至是手机,他觉得用华为和用苹果有多大差别。”
在看来,“Z世代”(主要指95后、00后)的来临,恰是自主品牌迎来崛起的机会,也完全可以放手一搏。
在这个年轻群体的固有观念里,其实他们并不会觉得中国的产品相比国外有多大的区别。70、80后用户理性消费的特点是更愿意为便宜的东西买单,而“次世代”用户会更愿意为值得的东西买单,这个年轻群体出生和成长的年代,是中国制造水平基本可以与国外比肩的年代。因而在选择的过程中,不太会受到品牌虚荣心的影响。
差距确实是在缩小,但不能否认的是,它仍然是客观存在的。
在车市下行的背景下,日系表现强劲,德系相对稳健,市场份额急速溃败的自主品牌自然而然成为外界集体唱衰的对象。
在杨大勇看来,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事情,大家应该给自主品牌一点点机会。但就另一方面而言,在马太效应愈演愈烈的背景下,也给了更多优秀自主品牌崛起的机会。
显然,也想分得其中的一杯羹。
在扎根产品的基础上“链接”用户需求
即便是迎来了一个更能让国民接受自主品牌的时代,但产品永远为王,这个基石放在任何一个时代相信都不会过时。
只有扎根在产品基石上的用户洞察,才真正有意义。
目前,旗下的主销车型T77全系搭载的是1.2T,而今年年底,T77会在1.2T的基础上,新增一个动力为1.5T的新版本。
为了更充分地研究用户的需要,今年2月份,新成立了和销售公司同级别的商品企划部。做好工程师与用户之间的沟通桥梁,目前,主管营销的杨大勇承担着这一重要角色。
“消费者别人都是1.5T,所以在接受这款产品的过程中,他老会觉得小,实际上1.2T是完全足够的。最后,那只是我们觉得,用户不会这么想。”
杨大勇进一步表示,在不牺牲它的扭矩和的前提下为了让变得更小,实际上采用了更好的技术,1.2T的成本甚至比对手的1.5T可能还要高,但是用户在选择的过程中,还是会觉得你的听起来小,选择余地不多。
在产品的基石上,洞察用户的需求并能够迅速落地。与以往不同,这一次的“新”的“新”是由内而外的。
今年5月,做了一场空投翻滚试验:测试车,被空客H225型直升机吊起,以120公里/小时的速度从距离地面2米的高度进行空投试验,模拟测试车辆从桥梁、悬崖或者高地上跌落的事故。
即便这一“秀肌肉”的营销活动曾饱受争议。
但杨大勇实际调研的过程中,它确实在销售终端确实产生了一些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成交。上半年X40在A0级市场的市占率基本上是在2.0左右,6月份当月就进入到2.4,到7月份就达到了4.1。
“你需要用最短的时间、最形象的方式告诉用户,这是不是他需要的东西。”在看来,这一场空头翻滚试验,就是在用一种最简洁明了的方式说明产品的实力,唤醒了用户对产品的认知,且真正链接到了他们的需求。
“激活渠道”是关键一环
继去年推出了T77之后,今年8月,品牌又推出一款小型——,今年10月,期间也将正式到来。与此同时,作为的热销车型T77,今年年底,T77
1.5T(国VI)将于今年年底正式上市。
在的战略规划里,领衔新T系列产品家族的T99,将与、T33形成合力,在不同的细分市场共同“出击”竞争激烈的市场。
曾经,由于产品投放节奏慢、新车定位内耗严重、政策不给力等多种因素,截止到去年在全国各地已有不少选择退网。这也直接影响到的销量表现。
数据显示,到2018年,销量跌至5年来最低点为8.86万辆。虽然2017年在新产品X40的带动下出现小幅回暖,但销量很快在2018年跌至谷底。
因而,想要继续收复曾经的“失地”,如今在新产品投放上不遗余力的,进一步激活渠道也变得尤为关键。
7月3日,焕新升级的新在山东临沂正式开张营业。新统一对所有的整体形象、硬件、店内环境和软性服务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转型为“物联网体验馆”。在接下来的一年,新还将实现300家一级网点、1000家二级网点的全面焕新。
与此同时,作为“物联网的创领者”,全系车型已具备物联功能,展区车辆可与互动休闲区的智能家居互联互通,在,你可以亲身体验车空间与生活空间的充分互动。
而在线上,也通过FAN APP、云店等虚拟空间搭建起用户、经销店、厂家的互动空间,多维度发挥的物联网属性。
“人人在线给了我们直达用户,与用户高频互动的机会。”杨大勇不止一次公开表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希望用更炫酷的活动,更年轻的语言,占领年轻人的心智,深入他们的圈子,引发他们的共鸣,强化与他们之间的情感互动。
不仅仅只是说说,也在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这一场自我的变革。
正在向“创业型公司”转变
在今年8月份的T33上市发布会上,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柳长庆与同为北大校友的“年度新锐红人”李雪琴现场进行的一次趣味互动,让人印象深刻。
“李雪琴你好,我是柳长庆,你看我们T33,帅不帅?”
“柳长庆你好,我是李雪琴,T33太帅了,车多少钱?”
现场版的“李雪琴体”对话,似乎有些颠覆大家对这个“国字辈”车企的认知,它似乎不再是一成不变、沉闷的代名词。如今,敢想、敢做、敢于突破和创新的,让我感到它身上确实是存在着创业公司相通的一些气质。
“以前很少出来采访,因为害怕说错话。但现在,上面的领导也在鼓励我们,品牌做好才是王道。所以,相比以前,我们现在确实改变了很多。”
是的,如杨大勇所言,改变确实正在发生。而外界也将会逐渐感知,这个在产品、渠道、营销等方面全面发力的新。
整体上来讲,肯定是在一个正确的方向上。在杨大勇看来,上半年车型相对较少,只有T77和X40,下半年逐步投放的车型也将会进一步助力15万的年销量目标。
在车市下行的势头下狂奔。而明年,依旧也是奋力追赶的一年。加快新能源产品的投放,将是产品布局下一步的重点工作。
目前在市场中投放了B30EV、X40EV等新能源车型,同时企业还开发了全新的FME平台。据悉,为了满足产品的规划需求,企业接下来将推出3款基于FME平台打造的新车,首款纯型将于2020年初迎来上市发布。
布局未来,着眼现在,的步伐没有打算停歇。
就在前两天,“雪龙出海 极智— T99助力南极科考站万里出征仪式”在举行。品牌全新车型被正式授予“中国南北极考察选用产品”称号,将携手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共同出征南极,双方第一次共同协作向无人之境发起挑战。
任何一个品牌可能都有由弱变强的可能,任何一个品牌也都会有由弱到强的机会。
而曾有过自己的辉煌时代,现在,正稳步走在“二次复兴”路上的,未来究竟会如何,产经网后续还将持续关注。
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杨大勇
《昊昊下午茶》,易车公司助理总裁、易车网副总编辑、汽车新闻资讯网主编陈昊的沙龙谈话栏目。不谈苟且的业绩和经营,只约你畅谈汽车产业的未来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