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汽车新闻资讯网> 正文

点评4月车圈大事:汽车安全再提及/行业面临停产危机?

易车原创·车坛神评 每月点评准时2号抵达,2022年4月份汽车圈有哪些热点大事发生呢?

本月的主题比较多样,长春等“疫情”对汽车行业影响巨大、德系三驾马车在两天之内相约展出电气化最新成果、氢能领域建设中国在加速、汽车安全更加重要,未来更多热点也会在车坛神评栏目中进行展现。

一、阵痛中苏醒 多地汽车行业有序复工

近期,多地遭受病毒侵扰,除了民众的日常生活,各行各行都遭受了巨大的影响,这其中汽车业同样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而随着长春、两大中国汽车重镇陆续按下暂停键,对于汽车行业的影响不言而喻。

3月中旬集团长春五大整车工厂全部停产,受影响的包括、、解放等自主品牌以及、、等合资品牌,而在间隔一月之后,4月17日,长春市方面表示,集团在长春的工厂已实现全部复工,累计返岗复工人数已超7000人,多家零部件供应商也陆续返岗。

作为汽车城的长春已经逐步恢复,而另车重镇则仍然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不仅有及旗下企业等传统车企,还集中了包括、威马等一众新势力,还有、采埃孚等一大批零部件供应商。“暂停”,严重影响了整车及零部件的流动,要知道对于汽车这种工业产品而言,缺少一个零部件都会使得整车生产受阻,局势牵一发动全身,先前已有何小鹏、华为余承东等业内人士表示,若供应链不能复工复产,汽车行业或将面临全面停产的危机。

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有序复产复工成为重中之重,国家相关部门派出前方工作组,推动重点工业企业稳定生产和复工复产。

而市也发布了《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第一版)》,根据复工复产白名单来看,与汽车相关的企业249家,整车制造商的名单里有、上汽通用、等。

截至目前,车企已陆续开启复工潮,包括上汽乘用车、上汽通用、上汽和在内的车企,以及相关产业链企业已经开始推进复工复产,对于汽车行业来说,全面停工将不复存在,对于行业来说振奋人心,大有裨益。

二、4亿辆!机动车保有量解锁新里程碑

4月,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发布消息,截至3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02亿辆,首次超过4亿辆,达到新的里程碑,其中汽车3.07亿辆,机动车驾驶人4.87亿人。

今年一季度新注册登记机动车934万辆,其中汽车新注册登记657万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891.5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724.5万辆,一季度新注册登记111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64.4万辆,增长138.20%,呈高速增长态势。

而机动车驾驶人数量达4.87亿人,一季度新领证驾驶人775.8万人,其中,汽车驾驶人数量为4.50亿人,占驾驶人总数的92.33%。

从“一穷二白”,到机动车保有量突破4亿辆的里程碑,仅仅几十年,中国经济奇迹在汽车行业体现的淋漓尽致,人人买的起车已不是梦想,现在的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车轮上的国家,但这却远远不是发展的天花板,新四化的汽车将集成更多属性,在智能化、网联化以及低碳甚至零碳出行之下,未来汽车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三、新形势下汽车安全更加重要

众所周知,当前汽车发展已经进入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新四化的新时期,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在为经济注入新动能的同时也衍生出软件安全、网络安全、产业供应链安全等新型安全问题,带来了新的风险与质量不确定性,给汽车安全监管带来了巨大挑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4月初市场监管总局、工信部、交通运输部、应急部、海关总署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试行汽车安全沙盒监管制度的通告》,共同启动汽车安全沙盒监管试点工作。

何为沙盒监管,可以通俗理解为防患于未然,它将为企业提供测试平台和测试周期,鼓励企业对已经应用的前沿技术进行深入安全测试,在一定程度上填补标准滞后带来的监管缺失,有利于监管部门更早地将前沿技术引发的质量安全问题纳入监管范围,更好地保障产品安全底线,最大限度地防范产品应用风险。

同时,沙河监管也将具备更好的应对风险实时性、灵活性,防止监管过严对科技创新的抑制,较好地平衡技术创新和安全风险,为推动我国汽车产业繁荣健康、安全有序发展提供了新的监管思路。

此外,国家多个部委4月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企业安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强化数据安全保护。企业要切实履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建立健全全流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障数据安全。企业要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进行数据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处理活动,以及数据出境安全管理。

前有“滴滴数据安全门”、声明将在国内建数据中心实现存储本地化,也让我们愈发明白数据安全的重要性,而未来随着智能化、网联化的逐步推进,智能汽车将演变成大型的数据储存和运用载体,在智慧和自动驾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那么如何保证车辆的信息安全,完成小到用户隐私,大到国家安全层面的保障,建立数据安全体系必不可少。

四、氢能进入快车道 中国加氢站建设世界第一

据相关消息显示,我国在氢能加注方面获得新突破,已累计建成加氢站超过250座,约占全球数量的40%,加氢站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在交通领域,我国现阶段以客车和重卡为主,正在运营的以氢燃料电池为动力的车辆数量超过6000辆,约占全球运营总量的12%。

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高度重视清洁能源多样化,其中氢能技术逐渐被提上日程,目前全国20多个省份已发布多份氢能规划和指导意见,诸如提出的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截至去年底,建成加氢站10座,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提升到74座。

当时仅一味加氢站是不够的,我们应该看到氢能源车以及加氢站的相互关系,如果氢燃料电池车销售不乐观,则加氢站再多也是枉然,即便技术成熟,相关企业亦不愿铺设过多加氢设备,二如若加氢站无法普及,则会影响氢燃料电池车的大规模推广,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不言自明。

就目前而言,在国家和各地政府鼓励下,氢能“危化品”的地位发生了改变,定位为国家未来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样的态势下,各方对发展氢能产业都展现了极大的热情,区域方面,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环渤海三大区域的氢能产业呈现集群化发展态势。

从制氢方面来说,电解水制氢不切实际,近中期以工业副产氢、煤制氢等来支撑燃料电池车的发展,未来将以可再生能源制氢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运输过程则无论是通过气氢拖车、液氢罐车、还是固态储氢、管道运输等方式,一来技术尚未成熟,二来储氢成本也会居高不下;而在加注层面,快速完成氢气加注也对其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就目前来看,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在华北和西北等地积极推进,电解水制氢成本稳中有降;在氢能储运方面,以20兆帕气态高压储氢和高压管束拖车输运为主,积极拓展液态输氢和天然气管网掺氢运输。

虽说目前氢能领域各方面成本仍居高不下,但各项方向已开始取得突破,未来燃料电池成本将越来越低,放眼未来,“零碳”出行的日子或将越来越近。

五、展示电气化最新成果 BBA相约上阵

、、三大品牌似乎约好了一样,在4月19、20两日之内纷纷发布了旗下最新电动化产品,的最新概念,的纯电,都代表了他们对于转型新能源的坚定决心。

4月19日,概念车全球首发,作为sphere系列概念车的第三款车型,基于PPE平台打造,使用800伏充电技术,在25分钟内可将电池从5%充电至80%,WTLP续航里程预计可达750公里,且具备L4级自动驾驶功能,中国占到了一定的比重。

内饰将空间、结构、数字技术融为一体。线条设计凸显内饰的水平比例,开放宽敞的车内布局给人以独特的空间感。在自动驾驶过程中,方向盘、踏板和常规仪表盘都可隐藏,极大增强了车内空间的空间感和自由度。

同日,全球首发,作为EQ家族的SUV,在造型方面采用了与EQS相类似的封闭式设计暗夜星阵格栅,造型犀利的前大灯组与前格栅融为一体,也没有提供双色涂装,尾部采用贯穿式尾灯,设计简约。

内饰汲取EQ车型最新设计,采用了MBUX Hyperscreen系统的OLED整块无缝衔接的曲面屏,三块触摸式的屏幕完全取代了实体按键功能,加上材质和配色的选用,质感和科技属性明显提升。

动力方面,提供EQS 450+和EQS 580 4MATIC两款车型,WLTP标准续航里程660公里。

4月20日,全新以及纯电车型i7全球首发亮相,外观内饰均采用最新的打造,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未来的设计方向,而作为轿车,车身尺寸较现款全面加长,也将展现众多科技。

外观方面, 全新i7与7系如出一辙,采用了最新的设计语言,更大尺寸的双肾型格栅在轿车全新7系上使用,更加明确了其作为未来家族式设计的地位,全新的格栅配以内部经典的直瀑式设计以及外围镀铬饰条的修饰,体现出了该车的前卫和未来感。

纯电动i7前后Logo均以i品牌经典蓝色作为装饰,进气口下侧,侧裙和屋部导流横选择蓝色装饰,以影显新能源车型身份。

内饰方面,全新i7系基于“Shy Tech”隐形科技原则打造,全车物理按键大幅减少,12.3英寸仪表盘与14.9英寸中控屏合成的一体式悬浮曲面屏、贯穿式交互光带集环境氛围灯,后排配备31英寸悬浮式巨幕,在提升科技感的同时带来一定的未来属性。

搭载第五代eDrive电驱系统,双电机最大功率544马力,WLTP续航里程625公里。

成功的前提之一,在于有坚定的信念以及为之付出一切的决心。德系三驾马车虽然在转型上并非最快,也历经了大象转身的阵痛,但对于各家百年巨头而言,有了燃油时代积累的雄厚资金、技术积淀和自信,未来也将带来更多的产品,新能源市场百家争鸣,也终将被我们所乐见。

热点排行

CopyRight © 2000-2022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